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光辉历程从心启航

    信息发布者:康志强
    2018-02-06 21:03:08    来源:时间新闻室20180206   转载

    退休老人隐瞒儿子垃圾桶旁安家 拾荒30年捐款40万

    • A+

    • A-

    2018-02-06 15:15:0846.8万时间新闻室

    凤凰网消息。穆建和老人今年61岁,是山西太原钢铁集团的一名退休工人,1979年,一次工伤导致右腿截肢。退休后的他,每个月有2400元的退休金。老人一边拾荒,一边四处捐款,至今已经坚持三十多年,共计捐款近40万元。穆建和每天的生活很简单,不是在拾荒就是在收购站。

    寒冬腊月的北方,穆建和坐在他简陋的床榻上,一只手戴着捡来的手套,另一只手因为太冷放进衣服里取暖。4年前,老伴因病去世,穆建和害怕回家后想念老伴,干脆在垃圾桶旁安了家。提起自己的老婆,穆建和藏不住自己的思念,“那会儿老伴也和我一起捐款,不过最多一次只捐了200块钱,哈哈。”穆建和笑着说。

    穆建和老人手上写满了沧桑,这是多年拾荒留下的痕迹。由于捐款的地方离住处比较远,穆建和常常凌晨四点就要出发。“有时拄着拐杖去,有时骑着三轮车去,累了就坐在台台上歇一歇,差不多天亮了也就走到了。”穆建和老人说。

    “第一次去捐款,人家非让留个名字,我就随便留了一个‘全为民’,后来捐款就都用的这个名字。”1980年,穆建和第一次化名“全为民”通过一家杂志社给一个困难家庭捐款,后来他不断用这个化名通过民政局、残联、慈善总会捐款。

    “我捐款的钱大部分都是从退休工资里出,我也不知道我一共捐了多少钱了,我捐了款也不记,记那干啥呀。卖废品最多的时候能卖7、8块钱,收废品是为了给垃圾分类,像这些电池之类的放的土里危害可大了。”三十年来,穆建和并不知道自己帮助了多少人。“只有一个回来看过我,是广西人,坐飞机那么远跑过来看我,说是通过好几家媒体才找见我。有十年了,那时他生病,我给他捐了1500。”穆建和说。

    穆建和把垃圾桶旁边的平台当成了自己的家,铺了一个捡来的毯子便成了床。“白天收拾垃圾,累的不行晚上就直接在这睡了,我穿的可厚了,一点都不冷。儿子在外地工作生活,我的事情也没有告诉他,怕他担心。”穆建和捡来一只手套,所以总是习惯性的将另一只手揣进自己的衣服里。

    穆建和唯一的伴是一条褐色的流浪狗,穆建和走在哪它就跟到哪,穆建和倚在垃圾桶边上捡垃圾,狗不时的跳到他的背上跟他玩。“第一次见这条狗就一直跟着我,我去卖废品,它就送我到马路边上,然后自己就又回来,我们是伴儿。”穆建和说。

    在旁人看来不敢想象的生活,在穆建和眼中却像是幸福的。吃饭时穆建和与面馆老板搭了几句话,开心的笑着。穆建和每天都来这家面馆吃饭,午饭、晚饭都是一碗6块钱打卤面。“吃面,便宜,六块钱就解决啦,还能吃饱。”穆建和说。

    “今年计划捐18000元,给那些更困难的人,让人家都能过得好点。”穆建和一个月有2400元的退休金,一年共有28800元,除去捐款的钱,穆建和只剩10000多元维持自己的生活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